我的文章更多文章>>

浅谈哲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

作者:快乐的有志者 联系作者
2011-06-12 21:56
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的人物,而柏拉图则对后人影响更大。在西方哲学史和文化史上,柏拉图是一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,他的老师是苏格拉底,学生是亚里士多德。上述三人对西方的文明和思想均具深远影响。

 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过程中,现存最早的相关文献就是柏拉图的论述。作为一种观念,它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。柏拉图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。

  柏拉图主张自由的恋爱观。其观点:爱需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,才能茁壮成长。爱,不是牺牲,不是占有;爱,是一种成全……爱就像风筝一样,应给它飞翔的自由,也要懂得适时将其拉回。没有自由的爱情,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。爱需要自由,如同人需要呼吸一般。

  柏拉图主张男女平等的爱情观。其观点:爱情具有平等性,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,相爱应双方自愿,而绝不可勉强,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。在观念世界里,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。他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着你或寻找着你。“雨中站岗”、“每日一花”纯属浪费、奢侈。要知道爱情在培育、发展过程中,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。

  此外,柏拉图认为:爱情能使人得到升华。他说:“对活得高尚的男人而言,指导其行为的不是血缘、荣誉、财富,而是爱情。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。一个处于热恋中的人假如做出了不光彩的事情,被他的父亲、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,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,使他顿时苍白失色。爱情,无疑是使人向善、向上的力量。”

  下面是发生于柏拉图与其老师苏格拉底之间的故事:

  有一天,柏拉图请教老师苏格拉底:究竟什么是爱情?苏格拉底说:“我请你穿越这片麦田,去摘一株最金黄的麦穗回来,但有个规则:你不能走回头路,而且你只能摘一次。”于是柏拉图去做了。许久之后,他却空着双手而归。苏格拉底问道:“怎么空手回来了?”柏拉图答道:“当我走进田间时,曾看到几株特别灿烂的麦穗,可是,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好的,于是就没有摘;但当我继续向前走时,看到的麦穗,总觉得还不如先前遇到的好,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摘到呵……”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:“这,就是爱情!”

  又一天,柏拉图请教老师苏格拉底:究竟什么是婚姻?苏格拉底说:“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,去砍一棵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里做圣诞树,但有个规则:你不能走回头路,而且你只能砍一棵树。”于是柏拉图去做了。许久之后,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结实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。苏格拉底问道:“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?”柏拉图答道:“当我穿越树林时,曾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,这次,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,看到这棵树还不错,就选中它了,我怕我不选它,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,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。”这时,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:“这,就是婚姻!”

  还有一次,柏拉图请教老师苏格拉底:究竟什么是幸福?苏格拉底说:“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,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,但有个规则:你不能走回头路,而且你只能摘一次。”于是柏拉图去做了。许久之后,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。苏格拉底问道:“这就是最美丽的花?”柏拉图答道:“当我穿越田野时,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,我就摘下了它,并认定它是最美丽的,而且,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非常美丽的花时,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。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。”这时,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:“这,就是幸福!”

  毋庸置疑,古今中外、不同地域、不同人士总是渴望着美好的爱情、理想的婚姻、永恒的幸福。然而,既然“人无完人”,就难求“十全十美”者。在择偶方面,须知己知彼,理性分析彼此需求,客观判断双方条件,量力而行,注重品行,宽容相待,切忌好高骛远。

  在此诚祝诸位朋友生活愉快并能顺利找到“麦穗”、“树木”、“花朵”——拥有并珍惜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、婚姻、幸福!
分享到
相关文章
    请稍后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内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温馨提示--此评论将以站内信形式发送至作者邮箱)
验证码:  看不清?换一张

我的推荐

暂无推荐

我报名的活动

暂时没有报名任何活动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