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文章更多文章>>

《余秋雨是个天才演员 》

作者:挑挑虎 联系作者
2010-08-25 21:15
  现在,名人开博客很多,但是一些名人的博客实在是令人倒胃口,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不舒服。

  著名教授余秋雨的博客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余教授的名气之大,在国内绝无仅有的。很多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名气这么大,也搞不懂他是怎么出名的。其实,余教授出名术很简单: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在大众传媒上和文章中表演。

  他在博客上写过一篇悼念陈逸飞的文章,一落笔便这样写道:“那天在纽约亨特学院演讲,上午一场,下午一场。演讲结束时有现场交流,由于听众数量太多,主持人怕一一站起来提问占据太长时间,就改用写纸条提问的方式。我把一大叠纸条拿在手上一张张回答,发现有很多问题是重复的。”

  ……………

  “说得好!”一个声音从第三排中间响起,那是年迈的夏志清教授,他也屈尊前来听讲了。

  这是他悼念陈逸飞文章中开头的两处。

  这简直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导语,新闻要素(5W)非常齐全:时间是“那天(即陈逸飞去世的日子)”,地点是“纽约亨特学院”,人物是“我,余秋雨”,新闻事件是“演讲结束时有现场交流,由于听众数量太多,主持人怕一一站起来提问占据太长时间,就改用写纸条提问的方式”,结果是“说得好”。结果是通过交待一个特写:即“‘说得好!’一个声音从第三排中间响起,那是年迈的夏志清教授,他也屈尊前来听讲了”完成的。这个特写中两个关键词是,“年迈”“教授”,这句话精炼些可以这样写:“年迈的夏志清教授大声喝彩道:‘说得好!’”,但聪明过人的余教授绝对不会这么写,肯定是他那个惯用的笔法,如果像我这样精炼地写,余教授也就不是余教授了。

  但是,悼念陈逸飞的文章不是新闻作品,没有必要写这么好的新闻导语,详细交待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、结果。而余教授偏偏把写成一个非常好的新闻导语,用意是不言而喻的:我很牛,听众太多;老教授都来了,都为我喝彩!

  这简直是表演,简直是拿陈逸飞做道具!

  这就是余秋雨!

  这是他的一贯做法,读者稍微用点心,在他很多作品中都有类似的写法,总是大大的突出一个“我,余秋雨,——文化大师”的形象来。

  笔者初识余教授也是因为《文化苦旅》,第一遍读这本书,对余教授大是佩服;读过第二遍,总有些不舒服的感觉;读第三遍的时候才恍然大悟:原来余教授是一个如此会表演和巧妙吹嘘的人。后来,又读了他的一些其他作品,感觉也不过尔尔。再后来,看了他的作品多了些,又读了余杰写的他的过去,对余秋雨的感觉就象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。现在,余教授忙着在央视作歌手大奖赛的评委,忙着在新浪开博客。带着好奇心到他的博客去看了看,看完后感觉就象吃了两只苍蝇一样令人恶心,双倍的恶心。

  余秋雨一贯如此,巧妙的吹嘘自己,在《文化苦旅》中虽有表现,还有一些收敛,但后来越发不可收拾。

  就是在相对收敛的《文化苦旅》中,这种春秋笔法也随处可见。 在第一页《自序》中他写道:“……由此,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,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只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” “……,好在平日各地要我去讲课的邀请不少,原先总以为讲课只是重复早已完成的思维,……” 其实这类笔法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太多太多了,无法一一列举。

  为什么对他如此恶心?主要是他巧妙自我吹嘘,沽名钓誉,而又做伟大状,做中国文化大师状,做中国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使者状。装腔作势,矫揉做作而又欺世盗名。年届六十,遭受过批评,好了伤疤忘了痛,不思悔改,又跳出来在媒体上瞎忽悠,在文章中表演。

  事实上,余教授的学问差得很,比如,在博客上说什么“亲民的汉字最长寿”,这是什么观点啊?英语、法语、俄语、阿拉伯语虐民啊?胡说八道,简直昏了头。

  满瓶不动半瓶摇,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这些句子形容谁最合适就不用明说了。

  余教授更可笑的是,现在牛了,在博客中不多写了,搞了很多声频的东西。在博客中也不许别人批评自己,网友可以看看他博客后面的评论,全是溢美赞颂之词,没有半句批评的话,这在网络上是不正常的。

  很无聊!很恶心!

  余秋雨之所以著名,就在于他在文章中能够出色表演,在电视中能够出色表演,在网络中能够出色表演。他确实是个天才演员,而不是合格教授,更非什么文化大师!

  -------网友评论

  我的感觉---家里也有这本书,还没有看---不过是惯例,空闲的时候,看看好在哪里。---看过几眼,在央视对青年歌手的文化素质点评---感觉是没有一个文化学者的严谨内涵,也不具备个人才情的倜傥气度,庸常之徒的表述口才,不知所云---小事说不清,大事不会说的---故弄玄虚,弯他绕你的。这样的文化大师,危害之师。

  刚才看了一篇《苏东坡突围》在网上,这是大家公认其最好的散文 。感觉起段开头- 一精神恍惚汉 半夜独居难寐 盯一神奇电话 骤想灵犀现-台北女记者声到人未现 只两句苏词题目 大师就验明国际通行 非苏莫属-因他心仪-----想起聊斋 老残游记 还想沾点儿外星人?

  再看中段-求史不严---个人语言-想起一个莽撞人写的博客 他眼中的一些过去女人的新解-当然能说通 但毕竟是低俗的角度 一定有臆想的成分-因为不是一个年代---那个人再三强调这是他的一孔之见 他就这么想-别人怎么想 他不管

  可一个大师出书 就一定要关心别人怎么想-想什么-为什么想---因为你是权威的 那么你的观点对公众的责任 由你承担

  其文中写---好像王尔德说过,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。这样的引用,究竟语出何家,好像不该出现-好像得考据-好像不困难,好像不是大师风范-凭什么把读者搞晕!

  没有看完---记忆中 有一些现在流行的文字---完全的无病呻吟。如---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,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,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,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,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,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,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,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。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,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,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,结果--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,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,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和前后《赤壁赋》马上就要产生。---这种写法,仿佛神秘宗教的寻找-转世,凌驾于读者之上。

  形散而神不散,情、景、理交融的散文。而大师的作品-却看不到文字的精致美好,浓重的人文色调,酣畅淋漓的文学韵律......我的评价。

  (链接一)---王蒙评价余秋雨的弦外之音2010-7月《齐鲁晚报》报道,著名作家王蒙来到“大众讲坛”讲学,演讲结束后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。有听众问到:学者余秋雨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学术明星,上电视比较多,您怎么看待他?王蒙回答说:余秋雨的散文不错,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,这没什么要说的,当然,如果他说的某一点有硬伤则另当别论。我也看到余秋雨在青歌赛上讲解文化知识题,我的感觉是,他少说两句可能会更好。余秋雨也受到一些批评,这也很正常。

  作家王蒙对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评价是,“他少说两句会更好”。王蒙的评价虽然比较含蓄与艺术,但也足以看出,他对余秋雨的啰嗦点评也颇有微词。第十四届青歌赛虽然落下了帷幕,“雨声”也已远去。但余秋雨留给人们的话题,还远远没有消退。近年来,余秋雨为何招人烦,其实,就是他极善于上电视露脸,到哪里都是婆婆妈妈讲一大通,好像世界上就数他知道的东西多,什么都懂一样。这种感觉,在今年的青歌赛上尤为明显。

  说真的,观众很想听听余秋雨的文化知识讲解,没想到听起来却很闹心。选手唱5分钟,余秋雨要谆谆教导10分钟,以至于每场比赛,都得在23时后结束。对于余秋雨青,歌赛上给他的时间根本不解渴,还不如为他办个文化艺术专场讲座来得实际!不少观众觉得余秋雨出的题目有些偏难,“很多关于年代、地点的问题,台下坐的大师们也不一定答得上来”。为此,余秋雨就喋喋不休地教导起来。

  王蒙“他少说两句会更好”的善意提醒,并非仅仅是指余秋雨在青歌赛上的表现,其实他在平素的日子中也说得太多了。不甘寂寞的余秋雨,今年忙得有点马不停蹄。先是新书《我等不到了》出版,打破了七年前称《借我一生》为“封笔之作”的诺言;后又“被病故”,让网友对这一“邪恶谣言”的出处和性质浮想联翩,不得不在“含泪门”、“大师门”、“诈捐门”等之后再加上一扇“假死门”。看来余秋雨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,总想用他的嘴传播历史文化知识,可是有多少人会买他的帐?最终落下个卖弄的骂名,甚至有人怀疑他的道德有问题。

  记得在青歌赛即将结束时,主持人特别代表全国观众向余秋雨致敬:“从您担任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至今,您的名字虽然是秋雨,但是还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春天的温暖、夏天的酣畅、秋天的收获,还给观众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认识……”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怪异,但也可预见余秋雨对于青歌赛的永别。
分享到
相关文章
    请稍后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内容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温馨提示--此评论将以站内信形式发送至作者邮箱)
验证码:  看不清?换一张

我的推荐

暂无推荐

我报名的活动

暂时没有报名任何活动……